首页 学科 资源 活动 工作坊 课程 分站 部编教材 直播

QQ群:580442958
电话:010-82235169

教研研究苑

首页:教研研究苑 > 研究成果 >

陆璟:关注PISA:PISA如何测评阅读素养

时间:2015-04-14 19:12:54来源: 《中国教育报》3月17日“关注PISA”特刊

       【阅读素养是一种基本技能,它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概念。进入知识社会后,知识的含义已经从能够记住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PISA测评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全球范围进行的一项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以纸笔测验衡量15岁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PISA 2009对阅读素养的定义
 
       PISA第一次测评阅读素养是在2000年,其阅读素养的定义为:“阅读素养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PISA2009的阅读素养定义为“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与PISA2000相比,PISA2009在两个方面扩展了对阅读素养的界定:
 
       ● 包括了电子文本的阅读。PISA2009对“书面文本”(writtentext)的理解扩展了,包括手写的、印刷的,也包括电子媒体呈现的文字或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内容。但不包括录音和录像,也不包括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
 
       ● 包括了阅读的动机、态度和行为因素,PISA称之为阅读参与度(EngagementinReading)和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y),指的是阅读的兴趣、时间、广度、方法等。OECD报告认为,阅读参与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是影响阅读表现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它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结果,它们不仅会影响学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受教育的决定,以及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
 
       PISA 2009阅读素养测评框架
 
       阅读素养测评包括试题本和问卷两个部分,阅读试题本主要评价学生对不同情境、不同形式的文本的认知能力,问卷则主要了解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阅读电子媒体文本的能力则通过“电子阅读能力测评”选项来评价。PISA测评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因此并没有对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进行测评。
 
       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主要包括3个主要特征:文本(texts)、认知方面(aspects)和情境(situations)。因为阅读的要素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区分这些主要特征有利于覆盖多种维度,从阅读素养的不同方面开展全面而深入的测评。图1说明了框架的主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PISA阅读测试题目类型和内容的分布必须符合PISA测评框架要求的分布。
 
       第一个主要特征是文本,指所覆盖的阅读材料的范围。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子类别:媒介、环境、文本形式和文本类型。每个子类别又可分为更具体的类别。其中,文本形式分为4种: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多重文本。
 
       ● 连续文本: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占此次阅读测试内容的60%。
 
       ● 非连续文本: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需要不同于连续文本阅读策略的文本,也可看作是由表单构成的文本。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占此次测试内容的30%。
 
       ● 混合文本:由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共同构成的单篇文本。占此次测试内容的5%。
 
       ● 多重文本:由几篇相对独立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或不明显,甚至可以互相矛盾。占这次测试内容的5%。由于这次测试中的多重文本都是由连续文本构成,因此在制定阅读分量表时归入连续文本量表,混合文本试题要求学生既要参考连续文本部分,又要参考非连续文本部分,这些试题没有归到任何一种分量表中。
 
       第二个主要特征是认知方面(见表1),指决定读者怎样处理文本的认知方法,包括思考策略、方法或目的。PISA2009区分了3个方面: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
 
       第三个主要特征是情境,指文本和与文本相联系的试题的背景,以及作者写该文本的用途。
 
       PISA评价的是广义的阅读素养,不仅仅是语文阅读,而是把阅读作为学习其他内容、为生活作准备以及参与公共活动的工具,体现了“大阅读观”。根据阅读的目的或作用,可以把PISA阅读测试涉及的情境分为个人、公共、教育、工作等4种:
 
       ●个人: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小说、传记;
 
       ●公共:为了获取公共信息或参加大型社会活动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官方文件、公告;
 
       ●工作:为了做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读,例如招工广告、说明书、时间表;
 
       ●教育:为了学习新知识而阅读,阅读是一项较大的学习任务的一部分,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来完成该学习任务,比如学科教材。
 
       对于这4种情境的具体说明和在PISA测试中的分布比例如表2所示。有些阅读材料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涉及到,比如图表和表格,因此还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判断这些材料属于哪种情境。
 
       PISA阅读素养测评结果报告
 
       学生的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表现、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阅读表现可以从3个方面显示,一是根据PISA2009全部阅读试题构建阅读素养量表,也叫总量表或综合量表,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平均成绩和百分位数分布,研究各国义务教育末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和差异大小。阅读素养首次作为主要测评领域开展全面测评是在2000年,PISA2000的阅读量表成绩将作为今后比较的基准。因此,PISA2009阅读量表的分数是根据与PISA2000的等值关系来确定的,以2000年OECD各国的平均成绩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二是根据阅读素养量表成绩,把学生分为若干精熟度水平(proficiencylevel,过去称为能力水平),说明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够做什么,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各级水平的学生比例,评估各国在阅读素养上的高端竞争力,以及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达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阅读素养。三是比较阅读素养各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和精熟度水平分布。由于阅读是PISA2009的主要领域,题目量最多,所以不仅有综合量表成绩,还有3个认知方面的分量表成绩和两种文本形式的分量表成绩。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优势和薄弱环节,可能会发现课程设置上的优势和问题,使各国从别国的成绩中反思自己的教育,寻找更有效能的教育政策。
 
       这里对阅读精熟度水平作些说明: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分数作出解释,说明达到某个分数的学生能够做什么,学生的精熟度水平和试题的难度被分为相对应的7个等级水平。1b级是最低水平,往上依次是1a级,2级,3级,4级,5级和6级。达到某个水平的学生在全部由该水平试题构成的测试中至少能答对50%的试题,完成该水平以下试题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不太可能完成该水平以上的试题。例如,在一个假定都是由3级水平试题构成的测试中,达到3级水平分数的学生预计能够答对至少50%的试题。因为一个水平覆盖了一定的难度范围和精熟度要求,所以在该水平底端和顶端的学生能够答对的概率是不同的。位于某个水平底端的学生正好能够答对该水平全部试题中50%的题目,而位于某个水平顶端的学生很可能可以答对70%的试题。
 
       区分精熟度水平的意义还在于能够关注顶端学生的测评。全球产业竞争结果表明,具备高层次能力对新技术和创新的产生是最关键的。相对于“一般”的个体,具备高层次技能的个体在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中会产生相对大的外溢性。这反过来也表明,投资于优秀生可以使所有人都受益(Minneetal,2007)。
 
       经合组织把各国达到最高精熟度水平的学生比例看作这些国家未来竞争能力的基础。反过来说,几乎没有学生处于最高水平的国家则可能会因此面临未来的挑战。此外,处于最低精熟度水平的学生比例也要引起特别的注意,因为这意味着人力资源负担的大小和所要投入的补偿资源的多少。

       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秘书长。
                              ——《中国教育报》3月17日“关注PISA”特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