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企业响应李克强的号召推出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包括京东 “星星之火”计划、微信支付 “全国小店烟火计划” 、美团 “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计划,阿里1688「地摊经济」帮扶计划等,为“人间烟火”再添助力。[14]。
由於地攤小販會帶來一定的街道衛生等城市管理問題,北京市的城管部門表示,會依法嚴格查處佔道擺攤等違法行為。[15]此前,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上任後,下令整頓北京低端人口的過程中,路邊攤販等不符合城市秩序的經營活動大多已經被取締。[16]
2020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肯定了地摊经济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可谓是复苏城市烟火气,也恢复经济景气。在地摊经济的监管问题上,应该在柔性执法中审慎包容,在审慎包容中柔性执法,探索治理效能最大化,实现多赢。[17]
2020年6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社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社论指出“地摊经济”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地摊经济于北京不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国家形象,也不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论还指出要坚定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稳步增强着全社会对精细化治理的共识和信心。[18]同天,中国中央电视台也发表社论《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肯定了北京日报的观点。社论指出“地摊经济”一旦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社论还指出,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19]
北京政治学者吴强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采访时称:认为地摊经济的政策分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之间的内部权力斗争[20]。法国国际广播和自由亚洲电台还将李克强比作与其同姓的李鸿章,将其形容为“裱糊匠”“李中堂”[21][22]等。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亦刊登一则作者为安德烈的文章,该文章将习李之间的矛盾与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与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之间的路线分歧相比[23]。
2020年10月16日,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當局出台《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开展特色经营活动的有关工作意见》,允許符合規定的商家摆摊设点。北京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出台的規定與乱摆乱设的地摊经济有明顯區別[24][25]。
2022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导的“清零政策”及伴随的封锁措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26][27][28]。有不少分析认为,继续实行严格的清零政策将使中国经济持续处于衰退状态[29][30]。
2022年9月2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改變以往全面禁止散發商業性宣傳品和擺攤經營的做法,容許擺地攤,新規訂於同年12月1日開始實行[31]。
2023年5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优化了摆卖、设摊经营管理方式,“摆地摊”不再被全面禁止。新规自2023年9月1日起实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