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软件行业快速发展,在数字化转型中塑造了高质 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鉴,可知兴替。10 年 之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罗伯特·科尔(Robert E. Cole)与日 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教授中田喜文(Yoshifumi Nakata)在《加州管理评论》 发表了《日本软件行业:什么搞错了以及我们如何吸取教训 The Japanese Software Industry: What Went Wrong an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t?》 一文,指出“日本信息技术行业在软件创新方面日益落后于美国信息技术 行业,这是日本与美国相比,技术竞争表现减弱的根本原因,并建议“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如何从日本的经验吸取教训,建立一个更有活力的软 件产业”。我国知名管理咨询专家陈果第一时间跟踪关注,并多次急呼“这 篇对日本的产业研究文章,如果我们拿当前中国软件产业的各种现象,以 及中国大企业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来对比,真可以说是拳拳到肉”,并指出 “软件开发如果只被企业视作为一种劳动力服务,而非一门学科,将极大 阻碍中国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的能力,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将重蹈日本信 息技术产业落后的覆辙。”应陈果及有关部门要求,特将原文翻译如下, 以期从日本的经验吸取教训,建立一个更有活力的软件产业。
很难想象在 20 多年前,美国人还被提醒警惕日本取得制造 业成功后将成为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一些说法认为小而散的硅 谷公司无法与日本大型综合性高科技制造商的雄厚财力匹敌,且 日本大型公司的软件开发工厂的运行模式优于美国的软件手工 作坊模式。 尽管如此,日本的 IT 公司和高科技制造公司在过去 20 年时 间发展并不顺利。本报告总结了日本的经验,探讨了关于软件创 新对国家竞争力影响的最近研究,主要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因素, 特别是为什么在一个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的国家中,软 件密集型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没有全球竞争力。日本的公司高管、政府官员和教育领导者严重低估了软件在消费者和企业领 域中、广泛的行业和产品竞争中的重要性。
日本的经验说明机构领导者不仅要感知和监测,还要对新兴 技术变革采取行动。可以肯定的是,预测可能出现的技术变革是 否具有颠覆性变化的早期迹象并不容易。此外,机构领导者很容 易被现有的技术愿景影响。虽然现有技术发展趋势放缓,却持续 产生正向收入流。在硬件制造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日本领导人发 现,将软件设想为全能伙伴要困难得多,更不用说替代模式了。
展开全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