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 资源 活动 工作坊 课程 分站 部编教材 直播

QQ群:580442958
电话:010-82235169

教研成果

首页:教研成果 > 课改成果 >

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的实践

时间:2015-04-14 18:32:48来源: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申报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所在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团队成员:刘利民、罗洁、关国珍、王云峰、贾美华、金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本研究为北京市政府推动,惠及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的实事工程,是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市属有关部门,整合本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本着“合力建设、成果共享、服 务学生”的原则,为学生搭建的校外实践学习的平台。在北京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利用社 会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当前迫切研究的现实问题。

  项目组研究初期对国内相关内容研究进行述评,在汲取其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也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各国教育制度和体系不同,学生走进校外社会资源场所的学习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是民间组织和教师个人行为,还没有形成系列化的课程开发。

  2.在我国,由于社会大课堂的建设是新生事物,涉及各方面的因素,往往经验不足,特别是社会资源开发利用,教师大多停留在参观、考察等一般性的实践活动上,还没有形成课程开发意识。

  3.由于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实践时间有限,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成果和案例借鉴,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项目力图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索符合中国特色以及北京市区域教育发展特征的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模式。

   2006年以来,北京市教委主持的社会大课堂建设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中,社会大课堂资源必须有效与课程结合才能焕发生命力。对此问题的研究将有 助于引导师生改变以往的教与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场所,开展富有价值的课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提升整体 素质和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研究与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前期研究——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思路。对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涉及的学校、资源基地、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因素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包括调查框架、调查工具的编制——抽样与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过程;

  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确定研究对象——观察、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形成课程开发模式和案例——梳理完成报告等过程。

  研究体现实践——分析——再实践——再提升的研究轨迹。

  主要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特色,指导本项目研究。

  调查研究法:编制教师、学校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对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教师、学校、学生、家长等因素进行分析。

  个案研究法:选择某个区县、某个学校,某位教师、学生、管理者,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追踪研究,通过分析等手段,加强课程开发实践的指导。

  实验研究法:在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的策略,选取19个区县的中小学60多所实验学校,一个城乡结合部学区(含10多所学校)对该项目进行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法:指导教师针对课程开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研究、收集资料、反馈改进、资料分析、评价等。

  (二)研究与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2005年3月~7月,开展文献研究,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资料,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同时东城区开展“蓝天工程”区域实践;

  2005年7月~12月,进行社会大课堂资源分析与研究,对课程资源进行初期开发与实践探索,提供探索研究经验;

  2006年3月~2007年12月,确定实验学校,在实验学校指导教师开展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活动研究。推广东城区“蓝天工程”经验,全面启动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设计课程开发基本框架,梳理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开发案例,完成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完成44家课程教学实验基地课程开发以及9区县课程开发案例研究工作,启动海淀等其余10区县课程开发案例研究工作。

  三、成果主要内容

   (一)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索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学习共同体等学习模 式;元认知理论为指导,促进教师实现课程开发中的自我监控与自我反思;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以理论为先导把理论指导与课程开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主要观点: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不能以课程研究领域严格理论意义上的课程 开发来衡量,但又区别于新课程实施中一般意义的课程开发。因此,我们不能把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当成理论见解来看,它是特定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下课程实践 活动的整体规划和设想,属于实践层面的行动,在其中,实践的探索远远超过理论的分析。本研究将课程开发界定为基于社会大课堂资源群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 实施与评价过程,社会大课堂资源的课程开发实践是基于课程实施的教与学活动中生成的创生性的课程形态,在此基础上梳理提升、深度研究并适合于中小学生不同 群体和不同课程内容的再生性课程系列。

  目前,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通识的观点把课程开发狭义为一般意义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工作, 课程开发的主体为课程专家或者学科专家。本项目研究强调所有区县教研人员、所有学校管理人员、所有学科教师都可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甚至社会资源基地的 教学人员、以及学生都可能成为课程开发团队的一员。不同层面的课程开发、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作用不同,需要突出不同主体的优势,但无论是哪一层的课程开发研 究,教师始终处于课程开发主体核心的位置。从这一观点出发,本项目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打破了单一内容、单一层面的课程开发模式,使整个研究更具有普遍意 义和实践价值,促进参与课程开发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关注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高质量的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产 品。

  (三)实施策略:研制与实验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策略。社会大课堂建设在我国是新生事物,中小学教师缺乏对此工作课程开发的意识和专 业指导。因此,本项目研究依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中学27个学科教研员,研制了“教学活动实施要点”、“大课堂资源课程表”,从内容、教学途径和 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具体明确的课程与教学导向。“教学活动实施要点”、“大课堂资源课程表”的研制与实验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尝试,有效地帮助困惑中的教 师开展课程开发的实践。

  探索与实践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小学27个学科和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验,探索了课程开发的有效方法: 一是学科课程拓展的方法。选择与校内本学科课程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拓展校内学习领域。二是多学科协作开发的方法。社会基地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课 程开发的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为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交叉与重叠,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组成研究团队,2~3个学科教师合作对课程进行开发。三是主题或专题内容 开发的方法。结合社会资源基地场馆资源内容以及学校、年级主题和专题教育内容研发课程。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方法,结合不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 目的地进行课程开发。

  (四)适用对象:全市在校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者、社会资源基地研究人员。

  (五)呈现形式: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体系、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要点、44家课程教学实验基地以及东城、西城、宣武、通州、丰台、房山、顺义、石景山、燕山9区共11种课程开发和教学案例成果。

  四、成果实践效果

   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在北京市教委的直接推动下,覆盖了北京市19个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所有中小学学校,并依托19个区县的 60多所中小学学校为实验样本,进行深度研究与实验,开展了中小学27个学科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验研究,6000多名教师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实施的全过 程,组织了市级研究课1000余节,培训教师20000人次,召开各种研讨会议100多次;出版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要点》、《北京 市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课程开发一览表》等指导性文献,编辑出版《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案例集》11本,推出中小学各学科利用社 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的优秀课例100余节,在《中国教育报》、《课程 教材 教法》、《中国德育》等有影响的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2009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教育部领导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及课程开发为例做重点介绍,得到全国各省市的好评。

  2007~2009年在全市社会大课堂推动工作研讨会中,项目组承办了3次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现场教学活动,推动全市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研究工作。

   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有效促使广大教师自觉以社会大课堂资源为载体,把学校课程内容与校外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探索创生性与再生性的课程开发 模式。该项目实践研究,不仅为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学习的舞台,促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增长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而且通过在课程开发中 形成的研究团队的相互影响与协作,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在我市中小学校形成了注重社会大课堂常态化应用与课程相结 合、与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性质特点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本成果 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特别是研制的“教学活动实施要点”、“社会大课堂课程表”在全国尚属首次,有效地帮助一线教师自觉将社会大 课堂资源与课程结合,初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社区实践、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科学教育等系列课程,推出的优秀课例、案例给予教师有效的指导 和示范。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均是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机械执行的过程。以往的课程开发的方法往往围绕课程的基本 要素,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等,叙述课程开发的方法,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谈课程开发。本项目研究从实践层面研究课程开发的方法,因为真实的课程 开发活动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课程开发的内容仅就同一社会场馆资源来说,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学科、不同教 师、不同学校……都会产生多样的课程产品,每个课程产品都会具有不同的特色。

  (二)研究理论的创新:社会大课堂建设首先是从实践层面推进的,但在实践中以理论为先导,对与社会大课堂建设相关理论的前期研究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指导,把理论指导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克服了以往只关注丰富多样的校外活动,而没有关注课程开发效果的问 题,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等方面整体构建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参与课程开发的实施框架,从多维度创设条件,提供课程开发的政策保障以及实施保障。

  (四)实践应用创新:注重对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开发以及教与学活动研究探索,通过指导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将研究成果及时通过多途径交流与分享,对广大教师开发课程产生示范价值和意义。

  (五)研究团队创新:以往的项目研究团队,更多地是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组成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由于涉及到社会资源基地,因此,研究团队第一次整合教育系统以外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基地的专家学者资源,对项目共同研究与探索。

   本成果具有在全国广泛推广的价值。在研究中得到教育部、北京市政府以及北京市精神文明办等12家委办局的肯定与大力支持,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仅指导一线教 师借助北京优势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课程,也指导社会资源基地的研究人员主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资源、研究课程,促进了社会资源基地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 体现。课程开发与课程实践,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探索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方式;推动了人文北京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使广大中小学生共享首都 文明建设成果;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